“我为创新做什么”交流稿-铜陵市二中第二中学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党建天地 > 党员学习

“我为创新做什么”交流稿

发布时间:2017-10-30 点击数: 字号:- 小 + 大【收藏】【打印文章】

更新、求变,创造不一样的重复

---“我为创新做什么”大讨论

中共泰州第二中学委员会 党委书记 何世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要学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武装头脑,干工作既要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也要有一锤接着一锤敲的恒心,更要有“逢山开道,遇河搭桥”,走完“最后一公里”的耐心,还要有创新发展,领跑发展的雄心。各项工作仅凭老经验、老做法、老一套明显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看起来是“重复昨天的故事”,实际上我们面临着许多需要更新、求变的新任务,我们需要创造不一样的“重复”。根据泰州二中的发展需要,我作为学校党委书记,应当在思想上加强宣传和引导,在行动上注重实践与探索,在管理上提倡继承加变革,我将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      引领教学模式创新,聚焦以课为重点的改造

    上课在学校是一种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2017年9月8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提出要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革命”的本质就是要创新课堂、改革课堂。二中“基于泰微课资源的自主-合作-巩固的三步导学课堂模式”需要大家继续探索、实践和提升,关键是要转变我们的备课思维,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我们二中党委将继续坚持我们的市级党建品牌--“三课N诺行动”,一是重点把“党员示范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营建研究课堂的教研风气,升华合作研讨的二中精神、积淀钻研共享的教学文化;二是继续将党课的目标、内容、形式与党员的思想、视野和实际相结合,注重正向给力,实现从书记带头上党课向人人上党课的转变;三通过组织“微党课”的制作展评来放大“泰微课”的自主学习功能,让“微党课”从呈现的形式、思考的方式、体验的模式等有所创新。一句话,我们将努力让党员示范课在学习活动设计上动脑筋,在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上创新组合,融合实际,让“微党课”制作成为党员在新时代的必备技能。

(二)      宣传育人方式创新,营建以人为研究的氛围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教育建立的是一套完备的“应试教育”学校文化,育人重点主要是“育分”,育人方式主要是解题,育人途径主要是课堂听讲。教育部长陈宝生“十九大”期间说:“教育改革进入了全面施工的内部装修阶段”,教育部将会对教育改革中的教学组织形式变革、学习形式的转变和评价方式的调整等提出指导性意见。

现在,我们二中满足人人上本科的目标已经不再是问题了,下一步是要努力培养高品质高中的新学生,其聚焦的是人的品质,体现的是学生高品质综合素质、高品质课程参与、高品质校园生活、高品质才艺展示、高品质创新活动及高品质国际视野等。现在提倡普及适合的教育,既要为每个学生的成长进行科学的人生规划,同时又要让每个学生都要适合国家建设的需要,把振兴中华具体成每个中学生的责任目标。我作为党委书记将带头开设选修课程,探索校本化的“国际视野与民族立场”课程设置,积极倡导构建校本化德育课程体系,努力探索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实践路径,引导教师从研究分数向研究人的转变,以提供可以让每个学生选择的课程,从而形成二中的育人文化。

(三)      探索会议形式创新,转变以烦为特点的会风

一提到开会,可能所有人都感到“不耐烦”,如何让各种会议、各种培训乃至“三会一课”变为教师的主动参与,如何让各种会议的形态充满生机活力,这是当下基层学校急需解决的老问题。当然,有些“不耐烦”是因为教学时间安排较紧,自我压力偏向,有些“不耐烦”是因为认识态度偏颇或重视程度不够,但却有很多的“烦”是因为会议的形式、内容等杂乱无序,主题不明,讲道理没有新逻辑,讲问题缺少人性化,讲方案不具典型性,讲看法毫无责任感……这样的会风亟待转变。

这需要细化以方案招标、主题沙龙、样板展示的会前准备,营造上下互动的会场氛围,鼓励百家争鸣的主题研究,运用信息技术的辅助手段,解决会议的“视听疲劳”。

我们将从创新“三会一课”开始,寻求各种会议的“前瞻性”、“启发式”和“获得感”,确保学习会形式多样、讨论会百花齐放、部署会分工明确、决策会有章可循。创新时间安排,确保组织生活会有规有矩;创新思想引领,确保政治性的会议严肃严谨。多从心理学的情绪调控把握会议动态,多用教育学的方法和技巧突出会议重点,多按管理学的目标、过程与评价来决断能不开的会不开,让手机党校传达部署,让能短的会则短,营造参会人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光荣感。

总之,创新是无所不在的,能把平凡的事做出特色就是创新,能把重复的事做得不同就是创新,能把复杂的事“走完最后一公里”就是创新。我们在开展工作的同时,关键不能忘记创新是为了发动师生、依靠师生、服务师生,让师生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编辑:heshixiang)

相关信息
铜陵市二中第二中学网络中心制作维护 地址:江苏省铜陵市二中迎春东路9号 邮编:225300
电话:0523-86213120 电邮:jstzez@163.com
苏ICP备05003838号-1  您是本网站第位贵宾!谢谢您的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