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files/file/201703/20170313174074867486.docx 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2016年11月18日上午在南京开幕。李强代表中共江苏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摘要: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一、砥砺奋进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两个率先”,深入实施“八项工程”,统筹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团结拼搏、开拓奋进,经受住各种困难挑战和风险考验,胜利完成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取得重大进展。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民主法治有序推进。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全面从严治党有力推进。 五年的砥砺奋进,不仅为未来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第一,坚决贯彻中央大政方针,在全面落实中创造江苏特色。 “中央有要求,江苏有行动,落实见成效”,成为江苏工作的鲜明基调。 第二,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在着力创新中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这个核心战略,积极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努力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 第三,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在纵深推进中增创体制机制优势。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的大框架下积极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在国家开放大格局中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拓展江苏发展新空间。 第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在共建共享中创造美好生活。每年兴办一批民生实事和惠民工程,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六大体系,更大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努力缩小区域和城乡差距,打好脱贫奔小康攻坚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第五,落实责任抓好党的建设,在全面从严中强化根本保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责任牢牢扛在肩上,严明政治纪律,强化作风建设,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精神、加强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充分发挥巡视巡察利剑利器作用、开展“三解三促”活动等方面,强化制度建设,锲而不舍推进,努力做到管理更严格、纪律更严明、干部更清正、政治更清明。 五年的砥砺奋进,充分展现了江苏广大干部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示了全省上下团结拼搏的巨大力量。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在历届省委打下的工作基础上各级党组织接续奋斗的结果,是全体江苏人民辛勤创造的结果。 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未来五年,我们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内在条件和阶段性要求的新变化。今后五年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全省各级党组织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顺势而为,趋利避害,不断开辟江苏发展新境界。 今后五年,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记“两个率先”光荣使命,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七大发展战略,聚力创新,聚焦富民,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和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要在已经凝聚起强大力量、迈出坚实步伐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以新江苏定位引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确保如期全面建成,而且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建成一个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强富美高”要求、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经济发展更高质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有更满意的收入、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基本形成设区市城市到南京1.5小时的高铁交通圈,城镇社区形成15分钟的医疗、文化、健身、养老等服务圈,城乡居民逐步享受到标准化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享受到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取得重大成果,绿色发展成为鲜明特色,资源保护与利用水平大幅提升,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环境风险防范体系、自然灾害防御体系更加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努力使江苏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文化发展更加繁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着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文化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形成更多特色文化品牌,文化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 城乡区域更加协调。全省发展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南北区域优势互补、融合互动格局进一步形成,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扎实推进,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社会治理更加完善。“法治江苏”“平安江苏”建设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公共安全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得到保障,诚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社会既保持和谐稳定又充满旺盛活力。 未来五年,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快马加鞭持续推进。要紧紧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加快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着力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方式。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直接、最根本的是提高广大老百姓的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必须更加自觉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工作追求,千方百计加快富民步伐,下大力气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帮扶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确保全省人民在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聚力创新,大势使然;聚焦富民,民心所盼。这是我们最应干、能够干、必须干好的事情,也是我们今后五年要打赢的主攻仗。全省上下要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政策,在这两个方面求大突破、见大成效,打开发展新天地,展示决胜全面小康的过硬成果。 三、奋力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奋斗目标的实现,是靠干出来的。未来五年,我们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全省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必须明确重点任务,抓住关键环节,实现各领域各方面的工作突破,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1. 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加快转型升级,需要足够的定力和韧劲。要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动力转换,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效益的发展。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我们在更高层次统筹区域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苏南地区要着眼形成更多引领型发展,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机制上率先突破,为全省转型发展提供示范。苏中地区要重融合、创特色,深入推进陆海统筹、跨江融合、江海联动发展,加快融入苏南、融入长三角核心区。苏北地区要深度挖掘和利用各自资源禀赋,摆脱传统路径依赖,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在统筹推进沿沪宁线、沿江、沿海、沿东陇海线发展的同时,加快推进淮海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建设,对沿宁杭线地区的发展作出谋划和推进。要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长江深水航道和深水海港建设,加大沿江、沿海港口整合力度,提升航空运输水平,特别是抢抓高铁建设的历史机遇,突出苏中苏北这个重点,统筹布局,加快建成覆盖全省的高速铁路网。在推进省内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2. 着力提高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持续强农、惠农、富农,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 确保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下的农村低收入人口脱贫,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场硬仗。要深入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努力减少相对贫困、促进共同富裕,确保包括低收入群体在内的全省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让乡村生活更加美好,是全面小康的重要标志。加快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着力培育一批有特色的美丽乡村。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3. 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民主法治是建设新江苏的重要保证。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政通人和、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4. 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发展的深层动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努力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加强科学理论引领,发展先进思想文化,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要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导全体党员全社会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打造一批高端智库、特色智库。加强高校人文学科建设。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建设的主心骨。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广泛弘扬雨花英烈精神、铁军精神,丰富拓展新时期江苏精神。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计划,加快推进江苏文脉研究和整理。 在信息化时代,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是文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壮大主流舆论,弘扬主旋律,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进一步加强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重点新闻网站和移动新闻客户端等媒体建设,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打造拥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推进网上舆论生态治理,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和改进社会舆情引导,关注网络民情民意,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传播方式,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江苏故事。 5.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要求,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百姓富,是全面小康的直接体现。群众致富的最大潜力在创业,要进一步优化环境、改进服务、强化政策支持,充分调动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促进各类社会群体依靠自身努力和智慧创造财富。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着力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拓宽居民增收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来源,实行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努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是优化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人民群众对教育的主要期待在于公平和优质,要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均衡化,高水平发展15年基础教育,健全城乡一体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和继续教育,推进一流大学、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健康江苏”建设,健全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坚持中西医并重,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卫生和健康服务。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城乡统筹和区域转接机制,努力建设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推动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加快完善老龄政策,建立健全多层次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支持残疾人和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统筹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 6. 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是我省全面小康建设的突出短板,必须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要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力争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性好转。 我省经济体量大、环境容量小,发展中不仅要提升科技含量,更要彰显生态特色。要坚持空间管控一张蓝图,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严守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要严格控制开发强度,着力提高开发水平,加快建立自然资源变化动态监测机制,坚决守住开发强度的警戒线。要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实施更加积极的环境经济政策和更大力度的绿色调整,以产业结构优化带动环境质量改善。加强环境保护督察,对各类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严厉惩处背后的利益获得者和姑息纵容者,决不允许把污染成本转嫁给社会。 7. 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我省过去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未来发展必须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要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充分释放体制机制活力,着力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开放是我省发展的鲜明特色,在新形势下需要创新思路办法,更好发挥比较优势,再造新的优势。要更加主动地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大战略,积极用好国家外交成果,深入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全面提升开放水平。依托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定位,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的战略互动,形成陆海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入推进企业、城市、人才国际化,开展多领域对外交流合作。着力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发展各种新型贸易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引进功能性机构,发展总部经济;加强政府服务和政策支持,推动企业更大步伐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开展跨国并购,增强国际化经营能力和竞争力。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积极借鉴复制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经验,健全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加强国际友城工作,深化与港澳台地区的合作交流。着力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对外开放主阵地作用。 四、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1. 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突出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完善党委全会、常委会、党组会议工作机制,有效实施党对各个领域的领导。加强对同级人大、政府、政协和法院、检察院的领导,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领导,推动群团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健全和落实党管武装制度,积极支持部队建设和改革,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化双拥共建,加快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2.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要紧紧围绕坚定理想信念,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章党规为遵循,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3. 全面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要认真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突出用好组织生活这个经常性手段,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开展严肃认真、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让党内生活真正成为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的大熔炉。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大力发展党内民主,规范完善党务公开制度,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进一步完善党代表任期制,推进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组织的主要负责同志要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作出示范。 4. 推动作风建设常态长效发展。作风就是形象,就是凝聚力、战斗力。要毫不松懈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精神的落实,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成果,推动作风建设不断深化、党风政风持续好转。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推动党员干部讲真话、办实事,脚踏实地、苦干实干,不搞虚假政绩、数字攀比,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认真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加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要在整治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的同时,更加注重健全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大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 5. 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认真落实“20字”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加强和改进对干部德和政绩的考核,真正让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奋发有为、锐意改革、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把关作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决防范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以战略眼光实施青年干部培养计划,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同时选好用好各年龄段干部,统筹做好女干部、党外干部选配工作。认真落实从严管理干部“五个要”要求,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完善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制度体系。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 6. 建强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也在基层。坚持政治属性和服务功能相统一,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培育选树先进典型,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能力建设,常态化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深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推动力量、投入、资源和工作向基层下沉。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发展质量,从严加强党员日常管理,积极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推动党员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7. 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不能变、惩治腐败的力度不能减。要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严格执行党章党规,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突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用纪律管住大多数。推动巡视向纵深发展,加强市县党委巡察工作,用好巡视巡察成果,更好发挥巡视巡察作用。加强审计监督,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加快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要以良好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积极推进廉洁社会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廉洁的良好风气。 同志们!时代的发展,如滚滚长江奔腾不息、永远向前,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使命落在了我们身上,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中,我们这一代江苏共产党人重任在肩、责无旁贷。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共创全省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编辑:heshixiang) |